-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则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征包括细胞形态的改变、生长方式的异常等。 1. 恶变过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通常始于异位内膜组织的持续刺激和炎症反应,导致细胞增生和基因突变积累。随着时间推移,细胞逐渐失去正常的调控机制,出现异常增殖和分化。 2. 不典型特征:细胞形态上,可见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增多等;组织结构上,可能存在腺体的不规则排列和间质的异常增生。 3. 发病机制:与激素水平失衡、免疫调节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 4. 诊断方法:包括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磁共振成像)等。 5. 治疗原则:多采用手术切除病灶,结合术后的药物治疗(如孕激素类药物甲地孕酮、醋酸甲羟孕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 总之,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及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024-10-13 14:1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宗利丽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三妇科
-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病灶的组织切片中,多数可疑看到内膜病灶由轻度、中度到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过程,最后发展为恶性肿瘤。总结一些长期随诊的资料报道,证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展到卵巢癌的平均时间大约超过8年。 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异位内膜腺上皮的不典型或核异型性改变,但不突破基底膜,病理可证实为癌前病变。病理特点为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核深染或淡染、苍白,核/浆比例增大;细胞密集、复层或簇状突,占3%~6%。 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并不清楚,但可以明确的是发病普遍,尤其是轻中度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较高,从临床患者的经历和病理所见都支持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尤其是重度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进程中的最后阶段,恶变的机制尚不清楚。
2024-10-13 15:23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长繁殖而形成的一种妇科疾病。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子宫内膜异位症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但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响,能产生少量“月经”而引起种种临床现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有时与病变程度很不相符,临床表现很严重的患者,其病变可能是轻度的或局限的,而病变广泛甚至盆腔解剖结构严重变形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却很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