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肝穿刺检查是一种有创的诊断方法,可能存在一些缺点,如出血、疼痛、感染、穿刺失败、潜在并发症等。 1.出血: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肝脏内的血管,导致出血。少量出血一般可自行停止,大量出血则较为严重。 2.疼痛:穿刺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组织损伤,引起疼痛,通常在术后数天内逐渐减轻。 3.感染:虽然严格消毒,但仍有发生局部或全身感染的风险。 4.穿刺失败:由于肝脏病变的不均一性或操作技术等原因,可能取不到有代表性的组织,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 5.潜在并发症: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引发气胸、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 总体而言,肝穿刺检查对于某些肝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决定进行该项检查前,医生会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缺点带来的影响。
2024-10-08 19:1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池晓玲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肝病专科
-
诊断肝脏疾病,影像学和血清学有各自的优势,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病变的程度。就目前的诊断方法而言,肝穿刺的方法,即肝组织学的结果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最为可靠。因此,很多人把肝穿刺活检视为诊断的“金标准”。 但是,即使是“金标准”,它也只是相对的,因为肝穿刺取出的标本很小,一般长1~2厘米,约为整个肝脏重量的1/2000000。慢性肝病的病变分布并不是均匀一致的,因此可能出现抽样误差。肝硬化的患者由于肝脏纤维化程度重,在穿刺操作时,有可能只取到肝实质,而将纤维组织遗漏,造成肝硬化的漏诊,肝硬化的漏诊率约为20%。
2024-10-09 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