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通过饮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减少高油高盐高糖食物摄入、多吃蔬果和粗粮、避免过度饮酒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主要有动物脑、动物内脏、蛋黄、蟹黄、奶油等。 1. 控制总热量:防止体重超标,避免肥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计算每日所需热量。 2. 均衡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3. 减少高油高盐高糖食物:如油炸食品、咸菜、糖果,以免增加血液黏稠度和血压。 4. 多吃蔬果和粗粮: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5. 避免过度饮酒:过量饮酒会损害血管内皮,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6. 规律进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总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减少不健康食物的摄入。
2024-10-22 12:2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梁东辉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心脑血管病出现之前,大多数病人会出现高脂血症,令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沉积于血管壁,使管腔变窄,或渗入血管壁,使管壁变脆,从而导致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还会导致血管硬化,引起高血压。故减少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十分重要。 具体为:总脂肪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且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与饱和脂肪酸(如动物脂肪)的比例控制在2∶1。各种植物油如菜子油、花生油、橄榄油和茶子油等,因不含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烹调时可多采用。 黄豆中的异黄酮有类雌激素样作用(雌激素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鱼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丰富,其中,淡水鱼脂肪中含有丰富的二十烷酸及二十二戊烷酸,它们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红茶中含有较多的黄酮类化合物,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作用;而玉米、燕麦、银耳、洋葱、蘑菇类,以及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可选择多进食。 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各种蛋的蛋黄、动物脑和内脏、奶油、牛奶、干酪、猪肉、牛肉、羊肉及火腿等,宜适当少吃。当体内摄入碳水化合物(也称糖类)或热量超过日常所需时,肝脏会将其多余部分合成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使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并可能加重胰岛负担,诱发糖尿病,继而反向加重心脑血管病。此外,糖类进食过多,还会影响机体对铜离子的吸收和利用,使胆固醇合成加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进一步升高。所以,饮食上应尽控制糖和高热量的摄入。 目前认为,每天摄入的糖类食物不应超过总热量的60%~70%,折合算来,每公斤体重宜控制在5克左右。 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维生素A、B1、B2、B6、C和E,可帮助调节血液酸碱度,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增强机体对血压波动的缓冲,以及增强机体的抵抗等;钾离子对钠离子有拮抗作用,可通过排钠、保钾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镁离子对钾离子有协同作用,它们均有保护心脑血管的功效。 因此,对于富含大量钾离子的绿叶蔬菜、香蕉、苹果、柑橘以及樱桃,富含镁离子的葵花子油、核桃等,富含镁离子的绿叶蔬菜、谷类、海产品等,不妨适当多吃。而钠(主要为食盐)的摄入量则应控制在每天3~5克以内(小儿及肾脏病病人酌减),以防水分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使血压升高。 此外,有研究人员指出,适量进食富含硫氨基酸成分的蛋白质,如大多数海鱼、纯牛奶、鸡瘦肉及大豆等,以及适当饮酒(建议健康人每天饮酒两次,其中葡萄酒每次少于100毫升、啤酒每次少于300毫升、白酒每次少于30毫升),对防止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另外,每天补充一定量的叶酸,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大有裨益。平时不妨多摄入一些如水果、绿叶蔬菜等含叶酸较多的食物。
2024-10-22 16:19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