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控制不当、运动量不足、药物选择不合适、存在胰岛素抵抗、合并其他疾病等。 1.饮食控制不当:饮食不规律、摄入过多高糖高脂食物会影响血糖控制。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控制总热量。 2.运动量不足:缺乏运动不利于血糖代谢。建议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药物选择不合适: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等。 4.存在胰岛素抵抗:可加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如吡格列酮。 5.合并其他疾病:如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会影响血糖控制,需综合治疗。 总之,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时,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4-09-17 18:4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学耀 主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三级甲等
肾病科
-
磺脲类药物是经典的降糖药,目前仍常用。它的主要作用是刺激体内的胰腺分泌胰岛素,从而弥补胰岛素在体内的不足。但有些患者长时间服用后这种作用慢慢减弱,甚至几乎不起作用,这时常需加用其他种类的降糖药,如双胍类和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必要时可加用小剂量胰岛素,常可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 病程比较长,长期高血糖负荷,体内胰岛素贮备功能明显减退,磺脲类药物的刺激作用就会削弱,此时加用胰岛素是十分合适和必要的。多数患者在加用后,血糖可以得到满意的控制。十分庆幸的是,多数患者在应用一段时间(一般1~6个月)胰岛素后,即使停用胰岛素,由于人体胰岛得到了一段时间的‘休整’,对口服降糖药又会变得敏感起来。
2024-09-18 0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