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其常见症状包括突然的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视力模糊、头晕等。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 1.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中风风险。 2. 高血脂: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过高,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3. 糖尿病:可导致血管和神经病变,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4. 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壁,促使血栓形成。 5. 肥胖:体内脂肪过多,易引发代谢紊乱,增加心血管负担。 6.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血管老化,中风风险上升。 7.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中风病史者,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总之,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预防中风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一旦出现疑似中风症状,应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2024-10-23 11:3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丰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老年心血管科
-
中风是中医术语,临床上以卒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症状为特征。因为起病急,变化多而快,与风的善行数变特性相似,故而命名。有时候又称卒中,其中的“卒”即突然的意思,“中”则为得中。中风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型:缺血性中风,即脑血液循环受阻(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脑梗死;出血性中风,指的是脑血管破裂出血。由于这类病是脑血管意外出了毛病,因此又叫脑血管意外。借助CT和磁共振(MR)等高科技检查方法,脑血管病的性质、部位、大小,通过成像技术,在短时间内即可较准确地反映出来,有效地指导治疗。 一旦发生中风,应积极治疗。许多病人经及时治疗,转危为安。中风后遗症病人尽早接受康复治疗,发挥潜在功能,可提高生活质量,并可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工作能力,重返家庭和社会。 预防中风的关键是防治高血压病。有效控制血压,积极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血液病,远离烟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肥胖。平时应注重修身养性,淡泊名利,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面临各种人生变故,如升迁、中奖、发财,或失业、失恋、离婚、亲人受伤、家人病故时,尽量做到顺天应时,调和心境。
2024-10-24 03: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