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脚踝关节容易受伤,主要与它的解剖结构、运动方式、承受力量、保护机制以及个人习惯等因素有关。 1.解剖结构:脚踝关节的结构较为复杂,由众多小骨头、韧带和肌肉组成。其稳定性相对较差,容易在运动中出现错位或损伤。 2.运动方式:日常行走、跑步、跳跃等动作,脚踝关节活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增加了受伤风险。 3.承受力量:在站立和运动时,脚踝要承受身体的重量,当受到外力冲击或压力不均衡时易受伤。 4.保护机制:脚踝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相对薄弱,对关节的保护作用有限。 5.个人习惯:穿着不合适的鞋子、运动前未充分热身等不良习惯,也会使脚踝受伤几率上升。 总之,了解脚踝关节易受伤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如选择合适的鞋子、充分热身、规范运动姿势等,能有效减少受伤的发生。若不慎受伤,应及时就医治疗。
2024-10-15 16:2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查振刚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关节外科
-
踝关节结构比较特殊。人的小腿有一粗一细两根并行的长骨,分别叫胫骨、腓骨。两骨下端联合形成“Ⅱ”形,恰好卡在脚脖子部位的距骨上。距骨大致为方形,后部比前部略窄。胫骨和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的踝关节,类似人骑在马鞍上,马鞍即是距骨,骑在外面的“腿”较长,是腓骨下端,叫外踝;里面的“腿”较短,是胫骨下端的一部分,又叫内踝。踝关节周围有坚强的韧带和肌肉起固定作用,防止“腿”从“马鞍”上滑落、倾斜。走下坡路时,足尖低于足跟,踝关节的两条“腿”向“马鞍”后面滑移。由于“马鞍”后部较窄,而两“腿”是固定不能夹紧的,此时关节间隙增大,松弛不稳。如肌肉力量差或身体来不及调整平衡,脚便容易翻拐。因为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坚强一些,外踝又比较长,阻挡作用较大,所以足底不易向外而向内翻。超过一定限度,外侧韧带就被牵拉断裂。
2024-10-15 2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