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盆底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盆底肌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 1.盆底肌训练:通过凯格尔运动等方法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盆底支持功能。 2.物理治疗:如电刺激、生物反馈等,帮助患者更好地感知和控制盆底肌肉。 3.药物治疗:对于盆底肌肉疼痛或伴有炎症,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缓解疼痛和炎症;对于伴有尿失禁的患者,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等。 4.手术治疗: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采取手术修复盆底结构,如盆底重建术等。 5.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负重,保持均衡饮食,预防便秘,控制体重等。 总之,盆底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2024-10-15 12:5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颖琳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围产专科
-
治疗方法上目前还是有争论的,例如前几年比较热门的,就是用吊带治疗尿失禁、子宫脱垂等,但经过研究发现,这些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后遗症及合并症。有一些盆底疾病甚至不能用手术方式解决,例如逼迫行尿失禁,所以治疗这方面的疾病还是防微杜渐,这方面疾病都是预防为主。育龄妇女早一点做盆底康复,对晚年生活是有积极影响的。
2024-10-16 02:18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产后盆底肌肉损伤? 妊娠期重力主要作用在盆底肌肉上,加上子宫重力日益增加,所以盆底肌由于处在持续受压中而逐渐松弛。分娩的过程同样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容易在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根据统计分析,我国女性有一半的人在分娩后就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