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从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骨后疼痛等。其发病与食管神经肌肉功能失调、食管下括约肌高压、食管蠕动异常、精神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1.食管神经肌肉功能失调:支配食管的神经出现异常,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 2.食管下括约肌高压:下括约肌持续紧张,食物难以通过进入胃内。 3.食管蠕动异常:食管的蠕动减弱或消失,影响食物推送。 4.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可能参与发病。 5.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药物、内镜或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2024-10-08 13:1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岳辉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因食管神经肌肉运动功能障碍,下段食管括约肌呈失驰缓状态,食物无法顺利通过,滞留于食管,逐渐导致食管张力减退、蠕动消失及食管扩张的一种疾病。本病为一种少见病(估计每10万人人中仅约1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20~39岁的年龄组。以女性多见。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认为属于神经原性疾病。病变发生的原因可能有:①感染神经毒性病毒;②南美克鲁斯锥虫感染侵入管腔释放外毒素;③胃癌侵及LES肌间神经丛等。偶有遗传背景,但均不能肯定。
2024-10-08 20:44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贲门失弛缓症? 由于食道下端肌层的运动障碍引起此处的食道壁无法松弛,造成食物通过障碍,胸部食道扩张呈S状,这种情况称为贲门失弛缓症。以食管缺乏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LES)松弛不良为特征。目前多认为迷走神经及其背核和食管壁肌间神经丛神经节细胞变性乃至消失,使得食管下段有特殊改变,即缺少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松弛不全。临床上贲门失弛缓症表现为液体和固体食物的吞咽困难,餐后反食,夜间呛咳以及胸骨后不适或疼痛。本病为一种少见病,发病率约0.6/10万,多见于20—50岁的中青年患者,男女几乎相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