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立宗
太原显微手外科医院
一级
显微外科
-
骨硬化病是一种由于破骨细胞功能障碍或成骨细胞活性异常增加,导致骨密度异常增高的罕见疾病,表现为骨骼硬化、易骨折、贫血等。其病因复杂,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治疗方法多样。 1.病因:遗传性骨硬化病多由基因突变引起;获得性骨硬化病可能与某些疾病、药物或环境因素有关。 2.症状:常见症状包括骨痛、骨折、贫血、肝脾肿大、听力下降等。 3.诊断:通过 X 线、CT、骨密度检查、基因检测等方法进行诊断。 4.治疗:目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骨髓移植。 5.预后:预后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和有效性。 骨硬化病虽然罕见,但通过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
2024-10-09 17:5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健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关节与骨病外科
-
骨硬化病也称为大理石骨病、粉笔样骨和Albers-Schonberg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代谢骨病,以全身多发、对称、普遍性骨质密度增高为主要特征。尚可以伴贫血眼萎缩及耳聋等情况。为罕见病,往往因骨折或其它情况作X线检查时才发现,男性稍多于女性。它是一种少见的全身性骨结构发育异常的先天性疾病,颅骨为好发部位之一,具有骨密度增加、骨质畸形并累及颅底等特征。一般认为,绝大多数病人在出现前即已开始有病变。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恶性(幼儿型)及良性(成人型)两种,前者常为死产或出生后死于贫血,预后差。
2024-10-10 03:08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骨硬化病? 骨硬化病(大理石样骨)是一种骨密度增加和骨骼成形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又名A1bers—Schonberg病,俗称石骨症。骨质呈灰白色,骨髓腔无脂肪,骨小梁致密。骨质硬化,因而得名。到目前为止对造成骨质硬化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通过动物模型研究,以及应用放射性核素进行实验,证明石骨症既不与甲状旁腺的产生和分泌有关,也不与血液中的降钙素的多少有关,目前多数人认为石骨症的病因是由破骨细胞功能不良所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