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武威 主治医师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心理门诊
-
疑病症是一种以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严重躯体疾病的心理障碍,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表现为过度关注身体症状、反复就医检查等。其成因包括心理因素、性格特点、认知偏差、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等。 1.心理因素:如长期的压力、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对自身健康过度担忧。 2.性格特点:敏感、多疑、追求完美、固执等性格的人更容易患上疑病症。 3.认知偏差:对身体感觉和疾病的错误认知,过分夸大轻微症状的严重性。 4.生活经历:曾经有过重大疾病或目睹亲友重病,可能引发对自身健康的恐惧。 5.社会环境:不良的医疗广告、周围人的患病经历等也可能影响个体,增加疑病倾向。 总之,疑病症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但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自身的调整,多数患者的症状能够得到改善。患者应积极面对,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2024-10-17 13:5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贾福军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
疑病症病人往往过分注重身体健康,信守养身之道。他们饮食有节,起居有时,节制性欲,注重营养,崇尚各种民间健身方术和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爱吃补药,笃信秘方。他们过分注意来自内脏及身体的各种感觉,十分关注自己的脸色、舌苔、脉搏、体重、大小便等,对身体上哪怕一丁点儿不舒服的感觉(如轻微的疼痛、发胀等)都极为敏感,甚至对一般人所不注意的内脏活动(如心跳、肠管蠕动等)都有很高的觉察力。他们对医药知识特别感兴趣,极易受医生(包括江湖医生)和医书的影响,喜欢在医书里翻来覆去地对照着给自己找病,要是听说或者看见别人生病就立刻感到自己也有类似的症状。若有小恙,他们则过分担心害怕,把痱子当做“杨梅疮”,声称其症状比起别人要严重得多、持久得多。他们自认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却又“虚不受补”。 疑病症病人自幼依赖性就特别突出。长大后,他们又很容易将对父母的依赖转移到医生身上。情绪不稳定,易紧张、易激惹、易烦恼等也是他们气质上的特点。他们还凡事追求十全十美,如出一点儿差错就疑虑重重,固执己见,不听劝说,以至达到不相信事实的地步。 疑病症发病前往往有精神紧张刺激的前提,或是因某亲朋好友患重病甚至死亡而心有余悸;或是因自己患某种疾病而紧张恐惧;或是因工作、人际关系而苦恼;或是因医生言语不慎而造成不良暗示。 这里要特别指出,不少疑病症是医源性的,也就是说,是由于医生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所造成的。那些反复的检查和长期不能确诊,错误的诊断、治疗,错误的观念(如认为手淫和遗精会伤脑子),为达到某种目的(如社会上的游医、巫医为了骗钱)而恐吓病人等,都是造成疑病症的因素。
2024-10-18 04:23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疑病症? 疑病性神经症(Hypochondriucal neurosis)简称疑病症(Hy-pochondriasis)。这是一种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过分关注、担心或深信自己患了一种或多种躯体疾病,经常诉说某些不适,反复就医,经多种检查均不能证实疾病存在的心理病理观念。这是对自身感觉或征象做出患有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身心被由此产生的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经症。以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心和持难以消除的成见为特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