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武威 主治医师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心理门诊
-
失业后易患抑郁症,主要有经济压力、自我价值感降低、社交变化、生活节奏紊乱、未来不确定性等因素。 1.经济压力:失业意味着失去经济来源,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从而引发心理压力和焦虑,增加抑郁风险。 2.自我价值感降低:工作往往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之一,失业会让人产生自我否定,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失去自信和成就感。 3.社交变化:工作环境中的社交关系在失业后可能中断,使人感到孤独和隔离,缺乏情感支持。 4.生活节奏紊乱:失去工作的规律作息,容易导致生活无规律,影响身心健康。 5.未来不确定性: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担忧无法找到合适工作,长期处于这种不安状态易诱发抑郁。 总之,失业对人的心理和生活产生多方面影响,增加了抑郁症的发病可能。面对失业,应积极调整心态,寻求帮助,尽快重新融入社会。
2024-10-09 18:0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贾福军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
失业后,过几个月是抑郁高发期。从遭受打击发展到心理疾病通常有一个时间差。 被裁的企业高层及外企员工,也会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他们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有较高的学历,都是同辈中的佼佼者。被裁初期虽感觉无所谓,接下来发现工作难找,“老本”渐少,生活负担日重,心理问题才渐趋严重。 除了裁员外,不少公司也在实行降薪和轮休,这会影响很多人的经济状况。白领和金领是失业问题影响的第一波人群,六七月是大学毕业的时间,如果几个月都找不到工作,相信大学毕业生会是下一批心理问题高发的群体。 转移注意力,别被抑郁情绪打倒。人在压力之下并不是马上出现心理疾病,通常都是演变为不能控制时才会来找医生。而但凡到医院就诊的病患,几乎都需要药物治疗。与其硬撑到不得不服药的时候,不如及早自我调适,转移注意力。比如利用失业或休假的机会重新调整生活规律和作息时间,并有计划地做些让身心更愉悦的运动,或自学感兴趣的东西,获得一些新的技能,又或者和朋友聚聚会,在倾诉中获取力量,都可能让抑郁情绪远离。如果出现失眠、焦虑情况持续,甚至开始影响日常生活,就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以排除抑郁症的可能。一旦患上抑郁症,则需要接受正规治疗。
2024-10-10 05:33
-
追问是开放提问,不一定是原来医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