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糜烂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胃黏膜出现糜烂性病变。常见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压力以及胆汁反流等。 1.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导致糜烂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幽门螺杆菌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炎症和糜烂。 2.药物刺激: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能损伤胃黏膜。 3.不良饮食习惯:暴饮暴食、过度饮酒、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 4.精神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可能影响胃部的神经调节和血液循环,导致胃黏膜受损。 5.胆汁反流:胆汁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引起糜烂。 总之,糜烂性胃炎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确诊,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恢复胃部健康。
2024-10-22 17:1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余幼鸣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脾胃科(消化内科)
-
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它(有时) 和消化性溃疡、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等伴发,(但)单独发生多见。糜烂性胃炎是介乎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之间的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大多无明显体征,但有症状,通常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上腹痛等症状。临床的症状多为上腹部的隐痛或胀闷,伴恶心等症状。
2024-10-22 1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