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防治方法包括产前检查、产后监测、药物干预、光照治疗和换血治疗等。 1.产前检查:孕妇应定期进行血型抗体检测,特别是 O 型血的孕妇。若抗体效价升高,需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2.产后监测: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检测胆红素水平,观察黄疸出现时间和进展情况。 3.药物干预:可使用丙种球蛋白,增强胎儿红细胞的抵抗力;还可用苯巴比妥诱导肝酶活性,促进胆红素代谢。 4.光照治疗:采用蓝光照射,使胆红素发生结构转变,易于排出体外。 5.换血治疗:对于严重病例,通过换血纠正贫血,去除胆红素。 总之,新生儿溶血症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孕妇要重视产前检查,产后密切关注新生儿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在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2024-10-23 11:4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于力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新生儿溶血病通常是指母、子血型不合,由血型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后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包括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在我国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发病较多,Rh 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发病较少。 如果母亲过去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或上一胎有新生儿重症黄疸,或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者,应警惕本次妊娠有母子血型不合可能,要做好产前检查。如果母亲为“O”型或Rh阴性血,应在怀孕28、32、36周分别到医院检查抗体和抗体浓度,如果抗体为阳性,抗体浓度高则小儿发生溶血病的可能性极大,要听从医生的意见,及时治疗。 1、提前分娩。Rh阴性孕妇既往有死胎、流产史,可取母亲的血做免疫学检查,如查出抗体阳性时应对孕妇逐月追踪检查抗体效价的变化,本次妊娠中Rh抗体效价由低升至1∶32或1∶64以上,测定羊水胆红素值增高,且羊水磷脂酰胆碱/鞘磷脂比值>2(提示胎肺已成熟)者,可考虑提前分娩,以减轻胎儿受累。 2、反复血浆置换。对重症Rh溶血病孕妇产前监测血Rh抗体滴定不断增高者,可给予反复血浆置换治疗,以换出抗体。减轻胎儿溶血。 3、宫内输血。胎儿水肿,或胎儿Hb<80g/L而肺尚未成熟者,可行宫内输血,直接将与孕妇血清不凝集的浓缩红细胞在B超监护下注入脐血管。 4、药物。自妊娠4个月起,可口服中药益母草、当归、白芍、广木香,每天一剂,直至分娩。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孕妇可给中药如茵陈等预防。孕妇在预产期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90mg/d,以诱导胎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产生。 5、终止妊娠。应给孕妇做综合性治疗,以减少抗体产主,必要时应终止妊娠。
2024-10-23 18:13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至今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为最常见,其次为Rh血型系统。上海1959~1977年18年内共检测835例新生儿溶血病,其中A、B、O溶血病712例(85.3%),Rh溶血病122例(14.6%),MN溶血病l例(0.1%)。是由父亲遗传而母亲所不具有的显性胎儿打细胞血型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当不完全抗体(IgG)进入胎儿血循环后,与红细胞的相应抗原结合(致敏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被破坏,引起溶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