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发生职业中毒的原因包括毒物因素、接触方式、劳动者个体差异、工作环境以及防护措施不到位等。 1.毒物因素:毒物的毒性、浓度、作用时间等。如苯的毒性较强,长期接触高浓度苯可导致中毒。 2.接触方式:经呼吸道吸入、皮肤接触、消化道摄入等。例如,粉尘作业时易经呼吸道吸入有害颗粒。 3.劳动者个体差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年轻人可能比年长者对毒物的耐受能力稍强。 4.工作环境:通风不良、高温高湿等。通风差会使毒物积聚,增加中毒风险。 5.防护措施不到位:未配备防护用品或未正确使用。如未戴防护口罩、手套等。 总之,预防职业中毒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毒物管理、改善工作环境、做好个人防护等。劳动者自身也要提高防护意识,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4-10-14 12:2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嘉斌 主任医师
九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级
毒理室
-
什么是职业中毒呢?目前我们普遍认为的是,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接触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生物因素,以及其他一些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们便称为职业中毒。职业中毒的病例数量在职业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职业中毒也是我国重点防治的职业病之一,但由于目前条件的局限性,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很容易。目前国家对职业中毒的判断有很明确的诊断标准,也有一些法律的规定,职业中毒的病人可以得到来自企业的一定赔偿。
2024-10-14 18:1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