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水中毒不只是体内水分过多这么简单,它是由于水摄入过多或排出过少,导致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的一种病理状态。水中毒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出现。 1. 原因:常见原因包括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肾功能障碍、水摄入过多且无法正常排出等。 2. 症状: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 3. 诊断:通过血钠浓度测定、尿液检查等明确诊断。 4. 危害:严重时会引起脑水肿、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5. 预防:控制水的摄入量,尤其是在进行剧烈运动后或某些疾病状态下。 总之,虽然水中毒发生概率不高,但仍需引起重视,了解相关知识有助于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
2024-10-09 17:3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詹红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急诊科
-
为了保持身体水分的平衡,不使肾排尿过多,脑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来调节。当人体摄入水分过多时,血浆渗透压就会降低,因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排尿量就增加;同时,由于血容量增大、肾血流量也增多,这也使尿量增加。这两种作用合在一起,把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而水中毒的成因一般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摄取了过剩的水分,但这个分量在日常的生活里很少机会超过,但也并不是说没有发生的可能,一般是喝了太多水之后而引起的,因此,平时喝水的时候要注意少量多次,以免发生水中毒。
2024-10-10 06: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