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水中毒是由于机体水的摄入量超过了排出量,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一系列症状。预防和救治水中毒,要注意合理饮水、关注肾脏功能、避免过度输液、监测电解质平衡、及时治疗相关疾病等。 1.合理饮水:日常饮水应适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尤其是在进行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下。 2.关注肾脏功能: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肾脏的排水功能。若有肾脏疾病,应积极治疗,遵循医嘱控制水分摄入。 3.避免过度输液:在医疗过程中,严格按照病情需要控制输液量和速度。 4.监测电解质平衡:通过血液检查等方式监测体内电解质水平,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5.及时治疗相关疾病:如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等,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水代谢紊乱。 总之,预防水中毒要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关注身体健康。一旦出现水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2024-10-10 19:5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詹红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急诊科
-
当人体大量出汗时,氯化钠的丢失也很严重。如果只单纯补水,而没有补充氯化钠,这时尽管水分并非绝对过多,但由于氯化钠过少而造成水分相对过多,使得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比细胞内渗透压低,水分就进入细胞,形成细胞水肿,从而引起水中毒。因此,要预防水中毒的话,要做好一下措施:1.防治原发疾患;2.严格控制进水量,轻症患者在暂停给水后即可自行恢复;3.促进体内水分排出,减轻脑细胞水肿。对急性重症水中毒患者,应立即静脉内输入甘露醇、山梨醇等渗透性利尿剂或呋塞米等强利尿剂,也可给3%-5%氯化钠溶液,迅速缓解体液的低渗状态,但需密切注意心脏功能,因Na+过多可使细胞外液容量增大而加重心脏负荷。
2024-10-11 1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