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高血压是可能引发肾动脉硬化的。这主要是由于长期血压升高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如血管壁增厚、弹性降低、管腔狭窄等。 1. 血压升高的直接影响:高血压状态下,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增大,损伤内皮细胞,促使脂质沉积和炎症反应。 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导致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加重血压升高和肾血管损伤。 3. 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产生过多的氧自由基和炎症因子,破坏血管壁结构和功能。 4. 代谢紊乱:如血糖、血脂异常,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5.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基因可能增加高血压患者肾动脉硬化的易感性。 总之,高血压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肾功能和肾脏血管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肾动脉硬化。常用的降压药物有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缬沙坦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2024-10-14 12:4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岩 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
高血压与肾脏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高血压可以引起肾脏损害;而肾脏损害则加重高血压病。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漫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为尿毒症。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肾动脉粥样硬化症,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但亦与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未必平行,临床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除了一些病人有微量蛋白尿外,很少有其他异常改变,部分患者可发生动脉栓塞,表现为肾功能不全,在应激状态下甚至发展为尿毒症。
2024-10-14 2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