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动静脉瘘是指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异常通道,导致血液分流。常见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压迫治疗和随访观察等。 1.手术治疗:通过外科手术直接修复瘘口或切除病变血管段,适用于瘘口较大、症状严重的患者。 2.介入治疗:包括栓塞术和腔内修复术,创伤较小,常用于病情相对较轻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 3.药物治疗:如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预防血栓形成。 4.压迫治疗:用弹性绷带或压力装置对瘘口进行压迫,减缓血液分流。 5.随访观察:对于较小、无症状的动静脉瘘,可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患者应及时就医,在正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
2024-10-17 17:5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灏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血管与介入科
-
在现代医学领域,由于血管外科的技术发展迅速,血管缝合和移植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后天性动静脉瘘一旦诊断肯定,都主张早期手术。 急性动静脉瘘手术治疗 病人一般情况许可,就进行早期手术。伤口进行彻底清创,游离受伤动静脉近、远端,并用血管吊带控制。动脉可根据受伤情况不同,进行瘘口修补术或切除瘘后将动脉两端吻合或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静脉也需进行修复,重建血流,这样可减少肢体水肿。 慢性动静脉瘘手术治疗 (1)动静脉结扎闭合术 是一种常规手术方法。非主干血管采用闭合性手术是一种安全具有一定疗效的方法。但主干血管进行闭合性手术可产生远端肢体,特别是下肢血供不全和慢性营养障碍,出现间歇性跛行,缺血性疼痛、麻木、怕冷、水肿、溃疡和肌肉萎缩等症状,所以不宜采用。手术方式包括瘘的近端动脉结扎术、四头结扎术、闭塞性瘤内缝合术等。 (2)动静脉瘘切除 近年来,对后天性动静脉瘘,都主要进行瘘切除和动静脉重建术: ①经静脉切开瘘口修补术;②瘘切除,动脉和静脉口侧面缝合修补术;③瘘切除,动脉对端吻合术;④瘘切除,血管移植术:如动脉缺损范围较长,则可采用自体静脉+人造血管移植术。 (3)瘘旷置动脉人造血管移植术 有些病变位于不易暴露的解剖部位,或与邻近血管、神经紧密粘连,不可能将动静脉瘘切除,可将瘘的动脉近远端结扎、切断,同时在离开病变动脉之近远端作血管移植术,以保持肢体远端的血供。 (4)动脉内栓塞 介入下动脉穿刺造影,插管至动静脉瘘部位,将所见瘘口栓塞。如为主干动脉的动静脉瘘尚可应用覆膜支架封闭瘘口。此法系微创治疗,痛苦小,创伤小。
2024-10-17 2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