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于铜代谢障碍导致铜在体内各脏器蓄积。是否需要终生治疗,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患者依从性等多方面因素。 1. 病情严重程度:若发病时病情较重,脏器损伤明显,可能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疗。 2. 治疗效果:治疗后铜代谢指标恢复良好,症状明显改善,可能治疗周期相对缩短,但仍需定期复查评估。 3. 患者依从性:患者能否严格遵循低铜饮食、按时服药等医嘱,对治疗时长有影响。 4.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身体代谢能力和恢复能力不同,影响治疗时长。 5. 并发症情况:若出现肝硬化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往往更为复杂,可能需要终生干预。 总之,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多数患者需要持续治疗和随访。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循医嘱,以改善生活质量,控制病情进展。
2024-10-22 13:2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彭劼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终生治疗,长期监测,是确保长期疗效的关键;加强肝豆状核变性的教育和普及,提高医生的认识和水平,对肝豆状核变性意义重大;县级以上医院要建立铜蓝蛋白的检测方法,加强重点人群的筛查工作,集中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4-10-22 18:37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HLD)由Wilson(19l2)首报,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以豆状核、肝、肾和角膜铜沉积表现的各种 异常为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肝硬化、精神症状、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 ring,K-F环)。发病率各国报道不一,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约为15~30/100万。基因频率约0.003~0.007,杂合子频率稍大于0. 01。本病在我国尚无流行病学的大宗资料报告,根据广州中山一院神经科1981~1991年神经遗传专科门诊957例初诊病例分析,WD共97例,占10.14%,居全部单基因遗传病的第2位,可见本病在我国并不少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