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遗传因素、铜代谢异常、铜蓝蛋白合成障碍、胆汁排铜减少以及细胞内溶酶体缺陷等有关。 1.遗传因素: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基因突变导致相关蛋白功能异常。 2.铜代谢异常:患者体内铜离子的吸收、转运和排泄过程出现紊乱。 3.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无法有效结合铜离子,使其在体内蓄积。 4.胆汁排铜减少:胆汁排泄铜的能力下降,造成铜在体内积聚。 5.细胞内溶酶体缺陷:影响铜的代谢和转运。 总之,肝豆状核变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铜代谢失衡,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对于该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2024-11-24 13:3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彭劼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
正常情况下,铜经肠道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大部分铜先与白蛋白疏松结合,然后进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铜与α—2球蛋白(前铜蓝蛋白)牢固结合称铜蓝蛋白(CP),CP具有氧化酶的活性,半衰期长,稳定。而循环中的铜,90%—95%结合在铜蓝蛋白上,可排入胆汁中,铜作为辅基参与多种重要生物酶的合成,剩余的铜可通过胆汁、尿液、汗液等排除体外。 当基因发生变异,表达下降,铜在肝细胞内累积而不能排到胆汁中,沉于肝,或排入血沉于肾脏、角膜、脑等器官,同时,当基因发生变异时,铜与前铜蓝蛋白结合力下降,导致铜蓝蛋白含量降低,至于为什么基因变异会影响铜与前铜蓝蛋白的结合力,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2024-11-25 07:0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HLD)由Wilson(19l2)首报,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以豆状核、肝、肾和角膜铜沉积表现的各种 异常为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肝硬化、精神症状、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 ring,K-F环)。发病率各国报道不一,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约为15~30/100万。基因频率约0.003~0.007,杂合子频率稍大于0. 01。本病在我国尚无流行病学的大宗资料报告,根据广州中山一院神经科1981~1991年神经遗传专科门诊957例初诊病例分析,WD共97例,占10.14%,居全部单基因遗传病的第2位,可见本病在我国并不少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