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中医和西医在看待高血糖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包括病因认知、诊断方法、治疗理念、用药特点、预防侧重点等。 1.病因认知:中医认为高血糖多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欲过度等有关。西医则强调遗传、环境、生活方式、胰岛素抵抗等因素。 2.诊断方法: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判断身体状况。西医依靠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等明确诊断。 3.治疗理念:中医注重整体调理,平衡阴阳,改善体质。西医多采用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直接控制血糖水平。 4.用药特点:中医常用中药方剂,如消渴方、玉女煎等。西医常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 5.预防侧重点:中医强调养生保健,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西医侧重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定期体检。 总之,中医和西医对高血糖的认识和处理各有特色,二者相互补充,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2024-10-17 16:3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熊莉华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内分泌科
-
糖尿病是西医的病名,血糖高不高是西医的指标来界定的,它是有一个参考值。即空腹血糖不超过6.,空腹血糖6.-7之间叫糖耐量受损,如果有两次空腹血糖超过或者等于7的话,基本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是西医的诊断病名,而中医只要血糖升高了,不管是否达到西医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可以叫做消渴,这是中医的病名诊断。 中医认识角度来说,在被称之为消渴之前,内经里面就已经对高血糖人群有描述了。 很多人不觉得有任何的症状、悄悄的就来了,没有口干、消瘦等症状,胃口非常好,但是血糖高,已经达到诊断的要求,这个时候中医叫脾瘅。 之后病人有口干多饮、多尿等情况,很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便是消渴。 而高血糖病症在后期的时候叫消瘅,即患者身体很消瘦了,已经出现各种并发症。 如果一旦进入消渴的话,应该是中下焦病变了,这个时候中医来讲就是要养肾补肾。而出现消瘅,则滋肾补肾以外还要补肺,注意肺气。
2024-10-17 19:3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