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启科
隆安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民族医学特色专科
-
脑膜炎双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双球菌,主要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它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飞沫传播,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其特点包括形态结构、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临床症状和预防措施等。 1.形态结构:呈肾形,成双排列。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也可能传播。 3.致病机制:能侵入血液和脑脊液,产生内毒素,引起炎症反应。 4.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5.预防措施:接种疫苗是重要预防手段,如 A 群 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 总之,脑膜炎双球菌是一种危害较大的致病菌,了解其特性有助于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
2024-10-22 17:4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陆正齐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
脑膜炎双球菌,又名脑膜炎奈瑟菌或脑脊髓膜炎双球菌,简称为脑膜炎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寄居在人体鼻咽部,可通过飞沫传播,因其所导致的脑膜炎而闻名。 该菌至少有13个血清群。在流行中,一般引起发病的菌株是A、B、C群,约占90%,但随着地区和气候条件及带菌人群的不同,新老血清群呈交叉、波动流行。中国分离到的流行菌株95%以上为A群,有的地区发现B群和C群,大多对磺胺比较敏感,故磺胺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对易感儿童注射纯化流脑群特异性多糖菌苗,进行特异预防。流行期间可口服磺胺药物预防。治疗流脑首选磺胺,也可用青霉素、氯霉素或氨苄青霉素。
2024-10-23 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