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雷秀松
隆安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民族医学特色专科
-
早产儿脑瘫的治疗时机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应尽早发现并干预。早期治疗有助于促进大脑发育、改善神经功能,包括出生后的早期评估、3 个月内的初步干预、6 个月内的综合治疗、1 岁内的强化训练以及学龄前期的持续康复等。 1. 出生后的早期评估:出生后即对早产儿进行全面的神经学评估,包括肌张力、原始反射等,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2. 3 个月内的初步干预:若发现异常,3 个月内开始进行简单的物理治疗和按摩,刺激神经发育。 3. 6 个月内的综合治疗:在 6 个月内,可能会结合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如神经节苷脂、脑蛋白水解物等,改善脑代谢。 4. 1 岁内的强化训练:1 岁内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进行强化的运动训练、语言训练等。 5. 学龄前期的持续康复:在学龄前期,持续进行康复治疗,帮助患儿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 总之,早产儿脑瘫的治疗需要抓住关键时期,越早干预效果越好,但无论何时开始,坚持长期治疗和康复都是非常重要的。
2024-10-17 12:1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其亮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脑瘫是一种在胎儿或婴幼儿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其预后如何,关键在于患儿康复治疗的早晚、脑损害程度,以及是否有并发症。越早进行帮助,改善会越大。因小儿大脑还没有成熟,容易控制、塑造,正确的康复活动会促使残存组织发挥代偿作用,争取运动功能正常化,达到生活学习自理。
2024-10-18 03:02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症侯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其发病率在我国尚无精确报道,围外报道为1.5‰~5‰活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