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庄棋军 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早产儿相对足月儿来说,的确更容易患脐疝气。这主要与早产儿腹部肌肉发育不成熟、脐部组织薄弱、腹内压力变化、早产相关并发症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1. 腹部肌肉发育不成熟:早产儿的腹部肌肉发育尚不完善,力量较弱,难以有效支撑腹腔内的器官,增加了脐疝气的发生风险。 2. 脐部组织薄弱:早产儿的脐部组织相对足月儿更为薄弱,容易在腹压增加时向外膨出。 3. 腹内压力变化:早产儿可能存在呼吸功能不稳定、频繁哭闹等情况,导致腹内压力波动较大,易引发脐疝气。 4. 早产相关并发症:某些早产并发症,如呼吸系统疾病,可能影响早产儿的呼吸和腹部压力调节,间接促使脐疝气发生。 5.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脐疝气病史,早产儿患脐疝气的几率可能会更高。 总之,早产儿由于自身生理特点和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患脐疝气的可能性较大。但家长不必过于担忧,多数脐疝气可在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自愈。若脐疝气较大或出现嵌顿等异常,应及时就医,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4-10-17 17:0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其亮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疝气,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有些人会有腹股沟疝、股疝等,小孩最常见的是脐疝气。脐疝气就是指在腹腔内的一些器官组织从肚脐处凸出。它的外面仍然是完整的皮肤,用手去触摸,则是软软的,有些时候还可感觉到里面会蠕动。由于早产儿身体发育机能弱,肚脐没有很好地闭合,肠子的一部分就可能从肚脐的部位鼓出来。所以,在临床上,早产儿比正常足月儿更容易患脐疝气。脐疝气一般外表呈一球形或半球形,像核桃大小。宝宝哭闹得越厉害,腹压就越高,脐疝气也就鼓得更大更明显,安
2024-10-18 10:05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脐疝? 发生于脐部的腹外疝统称为脐疝(umbilal hemia),女性多于男性,成人中以肥胖者居多;新生儿比成年人多。婴儿脐疝多为易复性疝,常干哭闹、咳嗽、排便或排尿困难时于脐部出现圆形肿块,安静、平卧时可消失,很少发生嵌顿,用手指可清楚地扪及脐环的边缘,并有咳嗽冲击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