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成军 主治医师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感染性疾病科
-
地震后常见的传染病包括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接触性传染病和血液传染病等。 1.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痢疾、伤寒等。地震后卫生条件差,水源易被污染,食物易变质,导致肠道传染病高发。 2.呼吸道传染病:像流感、肺结核等。人员密集且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利于病菌传播。 3.虫媒传染病:例如疟疾、乙脑等。蚊虫滋生,增加了传播疾病的风险。 4.接触性传染病:常见的有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受伤后伤口易感染,接触污染物也易患病。 5.血液传染病:比如乙肝、丙肝等。共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可能导致感染。 地震后要加强卫生防疫工作,注意个人卫生,做好环境消毒,及时接种疫苗,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一旦出现症状,应尽快就医。
2024-10-17 13:4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祖辉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健康管理中心
-
地震后常见的疾病有: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经皮肤破损引起的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地震后最常见的传染病,常见的是霍乱、痢疾、感染性腹泻、伤寒、甲肝等,注意饮水和饮食卫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 1、保护水源。如果暂时得不到纯净的饮用水,其他水源要经过澄清、过滤、同时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净水片)消毒处理后方可煮沸饮用。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的食物,不吃腐败变质及被水浸泡的食品,不吃死禽畜;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消毒,刀、砧板、抹布等饮食用具也应严格消毒。 3、注意环境卫生,消灭苍蝇。管好粪便厕所,粪坑中加药杀蛆,并加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是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炭疽和人禽流感等,预防这些疾病首先要加强防鼠、灭鼠的环境整治活动;其次要管理好家禽家畜,猪、狗、鸡应圈养,不让其粪便污染环境及水源。临时居所和救灾帐篷要搭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的地带,在周围挖防沟防鼠,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床铺应距离地面2尺以上,不要睡地铺,减少人、鼠接触的机会。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黑热病、疟疾等,这些疾病的传播媒介是蚊子和中华白蛉,乙脑和疟疾正是夏季高发的传染病。首先控制和管理传染源,家畜家禽的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病人需要隔离。第二,清扫卫生死角,疏通下水道,消除蚊虫和白蛉的孳生地;做好个人防护,暴露的皮肤应涂抹防蚊液以切断传播途径。第三,储备相应药品,一旦发生黑热病和疟疾即可实施有效治疗。 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是流感、麻疹和流脑等,防治此类疾病首先是临时居所和救灾帐篷要保持通风,安置人员尽可能不要过于密集。 经接触和土壤传播的疾病主要是破伤风、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对于此类疾病预防的关键是避免破损的伤口与土壤直接接触,对因各种原因引起皮肤破损者应及时对伤口进行清创缝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给予有效的抗炎对症治疗。
2024-10-17 22:09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