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庄棋军 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胆结石患者患肾结石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主要与代谢异常、饮食习惯、水分摄入、激素水平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1.代谢异常:胆结石患者可能存在胆汁代谢紊乱,影响胆固醇、胆红素等物质的代谢,这可能导致体内钙、草酸等代谢失衡,增加肾结石形成的风险。 2.饮食习惯:如果长期偏好高草酸、高嘌呤、高脂肪食物,如菠菜、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容易促使结石形成。 3.水分摄入:饮水不足会使尿液浓缩,尿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易析出形成结石。 4.激素水平:某些激素的变化,如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可能影响钙磷代谢,增加肾结石的发生几率。 5.遗传因素:部分人存在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胆结石或肾结石病史者,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总之,胆结石患者不一定都会患肾结石,但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4-10-10 20:0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高毅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级甲等
肝胆二科
-
胆结石更为准确的名称为胆道结石。胆道结石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两种,前者在胆囊腔内,后者在肝内或肝外的胆管内。 发生在胆囊里的结石,多数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这种结石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坚硬,它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代谢障碍有关。胆管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色素,结石数量多,体积小,外形不规则,质地松脆,一触即碎,还有的呈泥沙样,其形成过程与胆道感染和胆道蛔虫寄生有关。 肾结石则是尿路结石按结石存在部位区分的一种类型,其病因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或感染等有关。尿路结石的主要成分为钙、镁、尿酸、草酸盐等,其形成机制十分复杂,发病率高低亦有一定的地区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先天性肾小管功能障碍,也是尿路结石的病因。尿路狭窄、畸形或感染,可促进结石形成。 由此可见,胆道结石与肾结石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两种结石的成分也不一样。患有胆道结石的人,可同时患肾结石,但不能说患胆道结石的人便易患肾结石。
2024-10-11 1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