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尚高 主治医师
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五官科
-
老年性黄斑变性导致视力丧失,主要是由于黄斑区结构和功能受损,涉及黄斑区细胞萎缩、新生血管异常、炎症反应、色素上皮改变以及遗传因素等。 1.黄斑区细胞萎缩:随着年龄增长,黄斑区的光感受器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逐渐萎缩,影响光信号的接收和传递。 2.新生血管异常:异常的新生血管易破裂出血,形成瘢痕,损害黄斑区组织。 3.炎症反应:慢性炎症会导致黄斑区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4.色素上皮改变: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障碍,影响营养物质的运输和代谢废物的清除。 5.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增加了患老年性黄斑变性及视力丧失的风险。 总之,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复杂的眼部疾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视力丧失。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延缓病情进展、保护视力至关重要。患者一旦出现视力变化,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
2024-10-14 12:0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邹玉平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三级甲等
眼科
-
老年性黄斑变性,也叫做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能够导致中心视力丧失的疾病。这种疾病一般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年龄越大,发病几率越高。通常一只眼先发病,5年内另外一只眼有40%的几率得病,是老年人视力障碍的主要眼病之一。正常人在眼底有一区域叫黄斑区,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也是视网膜中让人看见彩色和明暗图像的部位。AMD有时发展得很慢,使人察觉不到视力的变化而常被忽略,并且患者发病后一般不会引起疼痛,但会出现眼睛中心视力缓慢下降,视物变形、变色,视野中心暗影,最终出现中心视力丧失。
2024-10-15 0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