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伍光辉 主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稳定性心绞痛放支架存在争议,主要是因为疗效评估、手术风险、患者个体差异、长期效果及医疗费用等因素。 1. 疗效评估:部分研究表明,对于某些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放支架在缓解症状方面的效果可能并不优于药物治疗。 2. 手术风险:支架置入术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血管损伤、血栓形成等。 3. 患者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血管条件和身体状况各异,有些患者可能对支架治疗反应不佳。 4. 长期效果:长期来看,支架置入后可能出现再狭窄等问题,影响治疗效果。 5. 医疗费用:放支架手术费用较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稳定性心绞痛放支架的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2024-10-21 20:1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印生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心内科
-
冠脉支架置入术对于危重的急性心梗患者,它可以立即实现转危为安,是冠心病治疗的重大进展。但其不仅费用昂贵,也有严格的适应证,并不是任何冠心病患者都适用的。 稳定型心绞痛一般并不主张无原则地安置支架。因为支架虽可改善症状,但并不能改善预后。此外,裸支架置入后易于引发冠脉再狭窄。药物洗脱支架面世,曾被认为解决了再狭窄难题。然而,近期有研究出人意料地证实,洗脱支架的疗效不比裸支架优越。因此,支架置入术并非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最佳选择。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防止病情的加重,应着眼于坚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并全面控制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如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近年的研究表明,他汀类不仅降脂,并能稳定、控制甚至消退动脉硬化粥样斑块,这对冠心病而言,具有治本的意义。
2024-10-22 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