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俞善昌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
二级乙等
儿科
-
小儿肠套叠的引发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饮食改变、回盲部解剖因素、病毒感染、肠痉挛以及遗传因素等。 1.饮食改变:小儿添加辅食时,如果食物性质和量的变化过快、过大,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发肠套叠。 2.回盲部解剖因素:小儿回盲部系膜尚未固定完善,游动度较大,容易使回肠末端套入盲肠。 3.病毒感染:某些肠道病毒感染,如腺病毒、轮状病毒等,可能引起肠壁淋巴组织增生,导致肠套叠。 4.肠痉挛:肠道蠕动节律失调,出现痉挛,可能使一段肠管套入另一段肠管。 5.遗传因素:部分小儿存在家族遗传倾向,更容易发生肠套叠。 总之,小儿肠套叠的病因多样。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规律和卫生,预防病毒感染,一旦孩子出现腹痛、呕吐、血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2024-10-21 16:1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斌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肠套叠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绝大多数婴儿肠套叠是原发性的。婴儿时期回盲部系膜尚未固定完善,活动度大,遇到肠炎、腹泻、饮食习惯改变等所致的肠蠕动节律紊乱,可能是肠套叠的促发因素。此与中医所描述的“气机壅阻,经脉失调,凝滞不通而痛,脾胃升降失职,胃气上逆而呕吐”的病因病机相吻合。
2024-10-21 1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