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家仙 副主任药师
浙江工业大学医院
一级
药剂科
-
糖尿病与抑郁症存在复杂的关联,包括生理、心理、生活方式、治疗影响以及社会因素等。 1. 生理因素:糖尿病患者体内激素失衡,如胰岛素抵抗可能影响神经递质分泌,导致情绪变化,增加抑郁症风险。 2. 心理因素:长期患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对疾病的担忧和恐惧,易引发抑郁情绪。 3. 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可能因饮食和运动限制,社交活动减少,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诱发抑郁症。 4. 治疗影响:部分降糖药物可能有影响情绪的副作用。同时,频繁的血糖监测和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也会影响心理状态。 5. 社会因素:社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误解和歧视,可能导致患者自我价值感降低,进而引发抑郁症。 总之,糖尿病患者要重视自身情绪变化,如有抑郁倾向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同时,家人和社会也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2024-10-22 16:1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佩如 主任护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健康管理中心
-
抑郁性精神病是一种以持久性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病变。抑郁症不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病,“功能性疾病”,在开始的短时间内可以是简单的情绪变化,超过一定的时间就会引起中枢的器质性改变。大约60%-70%的成年人一生中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抑郁或担忧情绪。绝大多数的诱因,为时短暂,很快就恢复正常,这不属于抑郁症。如果症状持续存在2周以上,而且日益严重,感到精神不济,无限担忧,焦虑,无法入睡,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常有多种无关联的躯体症状,工作能力,工作热情,生活质量下降,就成为抑郁症。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不仅是能量代谢包括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神经递质,免疫活性物质都发生紊乱。由于精神压力较大又发生于老年人,这也是抑郁的高发年龄阶段。所以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很高,可以达到60%以上。 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加重糖尿病的病情,使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明显增高。
2024-10-22 1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