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鹏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
尿道结核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常见的有抗结核药物治疗、尿道扩张、膀胱造瘘、手术切除狭窄瘢痕等。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
2017-10-20 07:41
1.药物治疗:常用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
2.尿道扩张:适用于病情较轻者,但效果可能不理想,需多次定期进行。
3.膀胱造瘘:尿道梗阻严重且不能扩张或效果不佳时采用,有形成挛缩膀胱的风险。
4.手术治疗:狭窄局限时可行瘢痕切除对端吻合或尿道内切开术。
5.肾造瘘引流:膀胱挛缩导致对侧肾积水时先引流,待尿道结核治愈后处理。
尿道结核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方法,患者应在正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鼻出血? 鼻出血不论何因,凡血液从鼻腔黏膜流出,均称为鼻出血,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鼻出血多为单侧,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用手指压迫鼻翼5~10分钟,通常可控制出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出血部位大多数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儿童鼻出血几乎全部发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虽以鼻腔前部出血多见,但也有少数严重的出血发生在鼻腔后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则多见于鼻腔后部,由于鼻后侧静脉曲张症及在下鼻道后部近下甲后端的鼻一鼻咽静脉丛为鼻后部较易出血之处,同时老年人常患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有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