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肾性失镁是由于肾脏功能障碍导致镁离子从尿液中过度丢失的疾病。其原因多样,包括遗传因素、肾小管功能障碍、药物影响、内分泌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等。 1.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影响肾脏对镁的重吸收,如家族性低镁血症伴高钙尿和肾钙质沉着症。 2.肾小管功能障碍:如范可尼综合征,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异常,镁排出增多。 3.药物影响: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可能引起肾性失镁。 4.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可影响镁的代谢。 5.其他全身性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累及肾脏时,也可能导致肾性失镁。 肾性失镁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诊断。治疗上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同时补充镁剂。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
2024-10-25 0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