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卢穗琳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
尿瘘和尿失禁是两种不同的泌尿系统疾病,它们在发病原因、症状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和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2017-11-11 15:42
1.发病原因:尿瘘多由产伤、妇科手术损伤、外伤等引起;尿失禁常见于盆底肌肉松弛、神经损伤、泌尿系统感染等。
2.症状表现:尿瘘主要是尿液不受控制地从异常通道流出;尿失禁表现为在咳嗽、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地漏尿,或有急迫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等。
3.诊断方法:尿瘘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尿失禁可依据症状、尿动力学检查等来判断。
4.治疗手段:尿瘘常需手术修复瘘口;尿失禁轻者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
5.预后:尿瘘经有效治疗多数可痊愈;尿失禁的预后取决于病因和治疗效果,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管理。
总之,尿瘘和尿失禁虽然都会导致尿液异常排出,但在多个方面有所不同。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而引起损伤9按病原体侵袭部位的不同,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又称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称下尿路感染。可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症状性泌尿道感染和无症状性菌尿。据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为3%~4.5%,而65岁以上时则增至15%~20%。男性50岁以前很少发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岁时有3%~4%患病,70岁以后其患病率也可达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