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芳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下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肠道肿瘤、炎症性病变、血管病变、肠壁结构异常、肛门病变及全身性疾病等。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赶快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2017-11-23 11:49
1.肠道肿瘤:如结直肠癌、肠淋巴瘤、肠间质瘤等,肿瘤细胞侵袭血管可导致出血。
2.炎症性病变: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等,炎症损伤肠道黏膜引起出血。
3.血管病变:结肠血管扩张症、血管畸形等,血管异常易造成破裂出血。
4.肠壁结构异常:结肠憩室、结肠重复畸形等,结构改变影响肠道正常功能而出血。
5.肛门病变:常见的有痔疮、肛裂,排便时易引起出血。
6.全身性疾病: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影响凝血功能导致消化道出血。
出现下消化道出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