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卢穗琳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
输入氯化钠和皂苷钠后尿液呈血样颜色,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泌尿系统损伤、凝血功能异常、肾脏疾病、其他全身性疾病等原因所致。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
2017-11-26 10:44
1.药物不良反应:某些人对氯化钠或皂苷钠较为敏感,可能会引起泌尿系统的局部刺激,导致尿液颜色改变。比如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有时也会有类似反应。
2.泌尿系统损伤:输入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药物本身刺激,可能造成泌尿系统的损伤,如尿道、膀胱黏膜受损。常见的如环丙沙星、磺胺类药物也可能引起类似损伤。
3.凝血功能异常:这两种药物可能影响凝血机制,导致出血倾向。像阿司匹林、华法林等也会影响凝血。
4.肾脏疾病:本身存在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药物输入可能加重病情,出现血尿。
5.其他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尿液带血。
总之,出现这种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凝血功能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时务必遵循医嘱。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而引起损伤9按病原体侵袭部位的不同,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又称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称下尿路感染。可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症状性泌尿道感染和无症状性菌尿。据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为3%~4.5%,而65岁以上时则增至15%~20%。男性50岁以前很少发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岁时有3%~4%患病,70岁以后其患病率也可达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