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缺血的一种病理状态。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众多,副作用小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 1.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但可能引起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2.β受体阻滞剂:像美托洛尔,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心动过缓、乏力等。 3.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是常见的一种,能扩张血管,减轻心肌缺血。部分人会有头晕、水肿等副作用。 4.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可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肌梗死风险。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出血等。 5.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能调节血脂,稳定斑块。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肌肉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病情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并定期复查。
2024-11-01 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