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丽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心内科
-
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药物治疗有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他汀类药物等。介入治疗可改善血管狭窄。生活方式调整也至关重要。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
2017-12-27 21:01
1.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抗凝药物:像肝素、低分子肝素,可防止血液凝固。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能降低血脂,稳定斑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依那普利、缬沙坦,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降低心肌耗氧量。
2.介入治疗: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血管病变,必要时置入支架,开通狭窄或阻塞的血管。
3.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
4.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
5.定期复查:监测心电图、心肌酶、心脏超声等指标,评估病情变化。
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