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路瑾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病研究所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准确诊断需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包括血常规、骨髓穿刺、骨髓活检等,还需结合症状及病史进行判断。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
2018-01-13 20:10
1.血常规检查:通过观察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计数及形态变化,初步判断造血功能异常。
2.骨髓穿刺涂片:了解骨髓造血细胞的增生程度、比例及形态,但可能受血液稀释影响。
3.骨髓活组织检查:对评估骨髓增生情况更准确,能提高诊断正确性。
4.放射性核素骨髓扫描:如硫化99m锝或氯化111铟全身骨髓γ照相,可反映全身功能性骨髓分布。
5.其他检查:包括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测定等,辅助诊断。
综合运用上述多种检查手段,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有助于准确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贫血,又称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将无原因可查者称为原发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称为继发性再障。据国内统计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约占12%~30%。国外报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综合征和暂时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预后均不同于慢性继发性再障。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我国发病不多,每年0.74/10万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万人口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