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胡永珍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科
-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发病机制复杂。部分患者可治愈,部分病情较重,治疗难度大。患者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2018-01-25 17:18
1.疾病原理: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和质的异常,导致造血功能障碍。
2.症状表现:贫血、出血、感染等,如面色苍白、皮肤瘀斑、发热。
3.检查方法:血常规、骨髓穿刺及活检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4.治疗方法:
支持治疗:输血、抗感染。
免疫抑制治疗:环孢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促造血治疗: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
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严重患者。
5.康复建议:注意休息,均衡饮食,避免劳累和感染。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以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贫血,又称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将无原因可查者称为原发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称为继发性再障。据国内统计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约占12%~30%。国外报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综合征和暂时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预后均不同于慢性继发性再障。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我国发病不多,每年0.74/10万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万人口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