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卢穗琳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
无痛血尿喝水后消失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小球疾病、泌尿系统肿瘤、药物副作用等。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2018-01-20 01:37
1.泌尿系统感染:细菌等病原体侵袭泌尿系统,导致炎症,引起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可能出现血尿。炎症较轻时,喝水促进排尿,可减轻炎症刺激,血尿消失。常见致病菌有大肠杆菌等。治疗常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2.泌尿系统结石:结石在泌尿系统移动时可能损伤黏膜,引发血尿。小结石有时可随尿液排出,喝水增加尿量,有助于结石排出,血尿随之停止。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喝水、多运动自行排出,较大结石可能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
3.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血液中的红细胞漏出,形成血尿。病情较轻时,喝水可能改善血液循环,血尿暂时消失。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可能使用泼尼松、环磷酰胺等药物。
4.泌尿系统肿瘤:早期肿瘤表面小血管破裂可致血尿,肿瘤未侵犯重要结构时,少量出血可能因喝水后尿液稀释而不再明显。但肿瘤引起的血尿通常会反复出现,需要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凝药华法林、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导致血尿。停药或调整用药后,血尿可能改善。
出现无痛血尿喝水后消失的情况,仍需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以明确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