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维平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急诊科
-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饮食不当、药物等。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2018-01-22 07:39
1.病因:病毒感染(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饮食不洁、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
2.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频繁呕吐,腹部疼痛,腹泻可为水样便或脓血便,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3.检查: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电解质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
4.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对症治疗,如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对因治疗,若为细菌感染,可用诺氟沙星等抗生素。
5.预防: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变质食物,规律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急性胃肠炎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很快恢复。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