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药物的副作用因药而异,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异常等。 1.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像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 2. 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青霉素类药物容易引发过敏。 3. 肝肾功能损害:部分药物会影响肝肾功能,导致转氨酶升高、肌酐升高等。比如抗结核药利福平。 4. 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失眠等。像镇静催眠药地西泮有时会引起嗜睡。 5. 心血管系统异常:包括血压变化、心律失常等。某些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可能导致血压过低。 总之,药物副作用的发生与个体差异、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2024-10-29 19:1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种急症。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发生的局部坏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如果冠状动脉闭塞较慢,侧支循环形成较好,则可不发生心肌梗死。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如冠状动咏栓塞、冠状动脉炎、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冠状动脉先天畸形、心肌桥等,均会导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欧美常见,美国35~84岁人群中年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45万人再梗死。在我国本病远不如欧美多见,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尔滨、黑龙江、上海、广卅等省市年发病率仅0.2‰~0.6‰,其中以华北地区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