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肠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胃肠道。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症状多样,包括腹痛、腹泻、血便等,严重时可导致肠道穿孔等并发症。 1. 发病原因: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易患肠白塞病;自身免疫紊乱,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感染因素如细菌、病毒感染也可能参与发病。 2. 症状表现:常见的有腹痛,多位于右下腹;反复腹泻,可为黏液脓血便;还可能有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等肠外表现。 3. 诊断方法:通过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病理活检等综合判断。内镜下可见溃疡、充血、水肿等。 4. 治疗方法: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如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糖皮质激素等。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5. 预后情况: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控制,但部分患者可能病情反复,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 肠白塞病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2024-10-31 00:2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白塞病? 白塞病(Behcet'sdisease),又称白塞综合征(S-S)、贝赫切特综合征、口一眼一生殖器三联征等。是一种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多系统疾病。口腔、眼、生殖器、皮肤为本病的好发部位,可累及多个系统,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交替,部分患者遗留视力障碍,少数因内脏受损可危及生命,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因土耳其眼科医生Hulusi Behcet于1937年首先报道而命名之。以口腔溃疡为最基本的病损,发生率达100%。皮肤病损、生殖器溃疡、眼疾发生率分别为90%、80%、40%左右。此外,关节以及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多系统的病变,虽发生概率较小,但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其发病原因与免疫、遗传、微循环障碍等有关,现代西医学尚无理想控制病情的药物。BD在地中海沿岸、中东及远东地区(中国、日本、朝鲜)发病率较高,20~40岁男性多见,在英美等国女性患者比例较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