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奥拉西坦胶囊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制约,如病情程度、个体差异、用药依从性、联合用药情况、有无不良反应等。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
2018-02-18 05:10
1.病情程度:病情较轻时,例如轻度认知障碍,可能效果较明显;病情严重,如重度痴呆,改善效果可能有限。
2.个体差异:由于个体的基因、体质不同,有人用药后能显著改善脑功能,有人则效果不佳。
3.用药依从性: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通常能保证较好疗效;反之,随意增减药量或漏服,会影响效果。
4.联合用药情况:和其他如茴拉西坦胶囊、吡拉西坦片等改善脑功能的药物联合使用,可能协同增效。
5.有无不良反应:部分人服用后可能出现胃部不适、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若较严重,可能影响持续用药及效果。
6.基础健康状况:若患者本身存在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佳,也可能影响奥拉西坦胶囊的效果。
总之,奥拉西坦胶囊对部分脑功能障碍患者有一定帮助,但具体效果因多种因素而异,使用时务必遵循医生建议。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由于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1896年,Emil Kraepelin首先提出动脉硬化性痴呆(arteriosclerotic dementia)的概念,之后许多学者又提出了不同的命名,如腔隙状态、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多发梗死性痴呆(MID)、腔隙性痴呆(lacunar dementia)、遗传性多发梗塞性痴呆(HMID)等。为避免误解,有专家建议凡与血管性因素有关的痴呆统称为血管性痴呆。血管性因素主要指脑内血管即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两大系统,可以是这些血管本身的病变,也可以是颅外大血管及心脏的病变,间接影响脑内血管供血不足而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改变,最终使大脑功能全面衰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