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何兴祥 主任医师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便血是一种常见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肠道炎症、肠道息肉、痔疮、肛裂、肠道肿瘤等。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排便习惯、肛门卫生、定期检查等。关爱自己,从关注健康开始。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2018-03-19 19:00
1.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导致出血。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药物治疗。
2.肠道息肉:息肉表面黏膜脆弱易出血。确诊后多通过内镜下切除,术后注意休息,定期复查肠镜。
3.痔疮:内痔或混合痔常引起便血。要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可外用痔疮膏,严重时手术治疗。
4.肛裂:排便时肛门撕裂出血。需调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软膏。
5.肠道肿瘤:包括结肠癌、直肠癌等。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出现便血、腹痛等。一旦确诊,多采取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总之,出现便血不要惊慌,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和缓解便血症状。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表面突向肠腔内的隆起物。直肠息肉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稍多。小的息肉无症状,常因其他疾病通过结肠镜检查发现。有症状的息肉一般较大,或为多发性。血便或黏液血便是最多见的症状,尤多见于绒毛状腺瘤及幼年性息肉一。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息肉占结、直肠息肉的2/3,其中约90%以上的腺瘤分布在直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