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慧深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儿科
-
宝宝连续两次接种甲肝疫苗,多数情况下不会有严重危害,但仍需密切观察其身体反应。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2018-03-19 14:31
1.常见反应: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发热、乏力等症状,这通常是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免疫反应,一般1-2天可自行缓解。
2.肠胃不适:少数宝宝可能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腹痛等肠胃不适表现。
3.过敏症状:极少数宝宝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4.抗体生成:多接种一针可能会促使体内产生更多抗体,增强对甲肝的抵抗力。
5.特殊情况:极个别宝宝可能因个体差异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等,需立即就医。
总体来说,宝宝连续接种两次甲肝疫苗,多数是安全的,但家长要细心观察宝宝的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甲型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或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HAV属于微小RNA病毒科(Picoraviridae),其感染仅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无慢性肝炎表现。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较多,尤其以儿童多见。近年来青壮年发病率上升。可散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可造成暴发流行。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多因食用或饮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尤其以食用被污染的海产品最为常见。人类对甲型肝炎普遍易感,在所有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占30%~50%,以学龄及学龄前儿童多发,5~14岁发病率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