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韶华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
脊髓缺血,临床称为脊髓梗死,源于脊髓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导致神经元损伤,功能障碍,症状涵盖肢体无力、感觉异常乃至瘫痪。诱因多样,包括动脉硬化、血栓、血管炎等,需及早就医,精确诊断,以防后遗症。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2018-04-25 18:04
1.病因解析:脊髓缺血主要由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炎、心脏疾病引起的心源性栓塞以及脊髓血管先天畸形所致。
2.症状描述:典型表现为急性起病,下肢无力,感觉丧失,反射亢进,严重时发展为截瘫。
3.诊断流程:通过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结合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实现精准诊断。
4.治疗策略:治疗以恢复血流为主,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必要时进行血管重建手术。
5.预后管理: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康复训练对恢复肢体功能至关重要。
脊髓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及早识别病因,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配合康复训练,有助于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面对疑似症状,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