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朱微微 主治医师
安徽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长期低血压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情况:
2018-06-01 21:04
长期低血压可能对身体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心血管和神经系统。
1. 心脏供血不足:持续低血压可能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引发心肌缺血,增加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2. 脑部缺血:血压过低时,大脑血流减少,可能引起头痛、眩晕,甚至在站立或运动后出现晕厥,长期下来可能增加脑梗死的危险。
3. 神经系统症状:由于大脑血流不足,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系统症状。
4. 身体功能下降:低血压可能导致全身各器官供血不足,影响正常生理功能,如疲劳、无力、消化不良等。
5. 贫血关联:检查血常规发现贫血也可能与低血压有关,因为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加剧了低血压的症状。
因此,对于长期低血压的个体,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治疗措施,如调整生活习惯、增加盐分摄入或使用生脉饮等药物。同时,检查是否存在贫血并针对性治疗。重要的是,任何治疗方案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小名 住院医师
家庭医生诊所
其他
内科
-
成年人取坐位姿势,收缩压低于90mmHg或/和舒张压低于60mmHg时,就是低血压。血压的高低受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和循环血量的影响。一旦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降低,或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都会引起低血压。现实生活中低血压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因为低血压对健康的危害不像高血压那么突然和急骤,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低血压的话也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那么长期低血压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从医学角度上来说,长期低血压会影响全身各脏器的血液供应,特别是引起脑、心、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并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临床大量证据表明,长期低血压会使人的视、听下降,容易诱发血管性痴呆,经常性头晕、头痛导致脑部血流不足可能会继发脑缺血甚至脑梗塞,心脏冠状血管供血不足情况下可能会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前区疼痛、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容易引起昏厥甚至跌倒,老年人的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同时,低血压还容易引起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减退、睡眠障碍和失眠、心情忧郁等神经紊乱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长期低血压的人群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代偿性血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抵抗下降等表现。 低血压患者轻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建议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体质,增加营养,改善症状。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需要去医院心内科或者高血压科就诊,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通过改善饮食和营养等,维持血压的正常。
2018-02-22 1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