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肝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肝脏感染性疾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对症治疗以及定期复查等。 1.抗结核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但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有较大的结核性脓肿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病灶。 3.营养支持治疗:保证充足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4.对症治疗:如有发热,可使用解热镇痛药;有肝区疼痛,适当给予镇痛药。 5.定期复查: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结核相关指标等,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肝结核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2024-11-06 02:22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肝结核? 肝结核(tuberculosis of the liver)是由结核杆菌所致的肝病,多常继发于肺、肠及其他脏器结核,结核杆菌通过血行播散,经肝动脉、肝门静脉和淋巴途径至肝,也可由邻近器官直接播散至肝,形成粟粒或孤立型结核结节,也可累及胆道。肝结核以青壮年居多,常起病缓慢,往往同时合并肝外结核,其中以肺结核较多。肝脏血运和淋巴系统丰富,因而结核杆菌极易侵入,几乎所有的粟粒样结核都可累及肝脏,另有40%~60%肠结核或腹膜结核以及5%肺结核患者可伴有肝结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