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涎石症是指在涎腺导管或腺体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常见于下颌下腺。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保守治疗:对于较小的涎石,可通过按摩腺体、咀嚼无糖口香糖等方式,促进唾液分泌,有时可自行排出涎石。 2.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甲硝唑等,以控制炎症。还可使用α-糜蛋白酶等促进唾液分泌,有助于涎石排出。 3.口内切开取石术:适用于能扪及相当于下颌第二磨牙以前部位的涎石。 4.腺体切除术:对于腺体反复感染或已失去功能者,可考虑切除腺体。 5.涎腺内镜取石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并取出涎石。 涎石症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过程中需遵循医生建议,注意口腔卫生。患者应及时就医,在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2024-11-05 09:28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涎石症? 涎石病(sialolithiasis)是由涎腺导管或腺体内形成钙化性团块导致阻塞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及病理变化的一种疾病。90%发生于颌下腺,其次为腮腺,涎石病主要症状是阻塞症状:进食时,尤其吃酸性食物时腺体肿大、胀痛,这是因为涎石使唾液不能通畅排出,而唾液分泌又不断增加所致。食物刺激唾液分泌越多,症状愈重。发生于颌下腺时,可伴有同侧舌或舌尖痛,并放射至同侧耳部及耳内。由予涎腺不可能发生完全阻塞;涎液可以逐渐流出,在分泌减少后,涎腺又逐渐缩小,疼痛消失。 查看全文»